出版物
照片
视频
播客
一部以小说笔法记录伊玛目霍梅尼生平与斗争的纪实作品
《大阿亚图拉的特别使命》由礼萨·塔赫尔哈尼撰写,۲۰۲۳年首次由国际印刷与出版公司出版,以历史与小说结合的方式讲述伊玛目霍梅尼的生平、思想与斗争。
伊朗第三频道斋月热门节目《马赫费尔》,成为全球穆斯林的精神共鸣
作为伊朗国家电视台第三频道在斋月期间播出的核心节目,《马赫费尔》不仅因其邀请来自伊朗和世界各地的青年诵经者和学者而备受关注,更因其在社交媒体上的广泛传播而成为现象级节目。今年斋月,该节目在Instagram上的观看次数突破۵亿。此外,《马赫费尔》还在伊玛目礼萨圣陵、德黑兰自由体育场、布什尔省查拉克村以及巴基斯坦拉合尔等地成功举办了多场大型线下庆典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名观众参与。
疫情期间,伊玛目侯赛因宗教团体打破孤独,守护伊朗文化与信仰
新冠疫情引发的全球个人主义浪潮,严重威胁了伊朗高度社交的生活方式。伊朗众多传统习俗因疫情受阻,若无重大影响宗教与文化信仰。然而,伊玛目侯赛因的宗教团体通过严格遵守防疫措施,成功在全国范围内安全举办宗教仪式,维护了社会联系,有效缓解了疫情带来的孤独与社会损害。
覆盖全国۲۰۰۰多所学校的“抵抗大使馆”行动,展现伊朗青少年坚定信仰与反犹立场
近年来,关于伊朗青少年“失去信仰”和“远离伊斯兰革命理想”的言论甚嚣尘上,但۲۰۲۴年爆发的“抵抗大使馆”行动,用行动打破了这种舆论操控的谎言。伊朗数十万名中小学生在全国范围内,以艺术与创造力表达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支持,展示出对反犹太复国主义与反帝国主义立场的坚定信念。这场从校园中发起的群众性文化-政治运动,唤起了全球青年在正义与人道主义议题上的共鸣。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斯兰发展组织核心使命简介
伊斯兰发展组织于۱۹۸۱年۷月在伊玛目霍梅尼的命令下成立,是一个独立运作的文化机构,目前在伊朗最高领袖的监督下进行活动。该组织致力于整合伊斯兰革命后全国的文化和宗教资源,并在战争年代发挥了重要宣传作用。战后,它迅速扩展至媒体、艺术、视觉文化和出版等多个领域。随着革命“第二阶段”的启动,该组织正在推动去政府化的文化转型,以人民的信仰和创造力为基础,激发更广泛的社会能量,从而强化伊朗在文化与外交上的影响力。
在西方信息霸权下,一家英文伊朗日报如何撬动全球舆论焦点。
在美国主导的社交平台频频删帖、放大虚假叙事的语境下,伊朗的英文日报《德黑兰时报》挺身而出,揭露关于伊朗和“抵抗阵线”的媒体谎言。从内塔尼亚胡健康状况的首次披露,到“加沙天使”专题的全球刷屏,这家报纸正以媒体游击战的方式,撼动国际舆论的主流叙事。
在西方舆论操控、文化入侵与信息战的包围中,伊朗人民坚定捍卫信仰与国家认同,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与信念。
面对来自媒体、电影、社交网络和外交干预的复合式进攻,伊朗正处于一场深刻的信息与文化战争之中。尽管西方大力营造伊朗“分裂”的虚假形象,但从阿尔巴因朝圣到《马赫费尔》节目再到全民参与的“与经文共生活”运动,现实中的伊朗人民展现出坚定的宗教信仰与国家凝聚力。这场“Instagram上的伊朗”与真实伊朗之间的较量,揭示了全球叙事霸权下的另一种真相。
游戏、竞赛和互动应用,让۱۳本严肃历史书变得有趣可亲
在社交媒体主导的信息碎片时代,阅读变得越来越困难。“Hisstori” 项目用互动式工具和趣味形式,为伊朗 ۶۵ 万多名青少年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殖民史与权力结构的全新窗口。本活动通过游戏、App、社媒内容等手段,将 ۱۳ 本厚重书籍的知识转化为青少年能接受和喜爱的形式,掀起一股历史认知浪潮。
从吉兰省起步,这场艺术运动迅速走红全国并影响18国青年。
艺术彰显民族文化成熟,伊朗凭借悠久历史与独特文化,在世界艺术舞台上持续发光。《萨拉姆·法尔曼德赫》颂歌作为最新代表作品,以青年对救世主哈兹拉特·马赫迪(愿他平安)的敬仰为核心,风靡伊朗并迅速传播至包括俄罗斯、巴基斯坦、伊拉克等۱۸国,掀起跨文化青年互动的艺术浪潮。
T